春节长假结束第二天,小编的“魂”依旧堵在回到体内的路上。大家好,这里是多彩贵州网评论频道,欢迎和小编一起看新闻。
大年初八,刷刷新闻,依旧能闻到很多熟悉的味道。例如,你是否也像这样欺骗着自己。
每逢佳节,有人倍思亲,有人胖三斤,也有人被相亲。前几天,在朋友圈里疯传的桂林市一家店铺“老板迫于家庭压力,回家相亲初六开业”的歇业告示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。老板回来后,有媒体就对这位“网红”老板进行了采访,关心小伙子是否成功脱单,然而他过年的时候,没!有!去!见!相!亲!对!象!
说到相亲,你是否知道,“95后”都被催婚了!
春节期间,家住贵州省盘州市鸡场坪镇移山村的王文还没到家,由母亲安排的相亲日程已排满了整个假期。然而这并不是个例,据中国新闻社报道,在中国农村地区,许多“90后”“95后”逐渐加入“被催婚一族”,这两年,很多农村地区甚至十八九岁就已加入“相亲大军”。18岁?也就是说第一批OO后很快就可能加入“相亲大军”了?
小编大话:我一直很好奇,那些一年才见我一次的“热心人”哪来信心可以帮我物色到合适的人。
相亲这个词变得不靠谱起来,往往是从一个你不熟悉的“热心人”热心帮你张罗开始的。一边是你深知事情八成不靠谱,另一边是父母坚信每次相见都是机会,这种观点“差距”萌生出的强迫感才是相亲中最让人反感的。我真的很疑惑,一个连我现在高矮胖瘦,喜欢民谣还是摇滚都不了解的“热心人”怎么可能帮我找到一个能和我志同道合、相亲相爱的另一半?
说到过年,上班族期待年总结,小孩子自然期待大红包。小时候常听这样的话,“压岁钱给我,妈妈帮你先存着”,可是……存着存着就被“存”没了。这种众所周知的事情本不是什么新闻,可宁波有一位妈妈,把孩子的35000块压岁钱拿去买名牌包包,她说:“带孩子太辛苦了,买个包包是对自己的奖励。”
小编大话:现在的小孩压岁钱这么多吗?#又想骗我去相亲#
对于压岁钱,我认为全部没收和全部“放权”都有所不妥。我们都知道,压岁钱多半都是家长的“互换游戏”。更多的是图给孩子一个祝福和吉利。大额的压岁钱全部“放权”必然担心孩子随意挥霍,可孩子觉得压岁钱明明是给自己的,被没收心里还是不悦。我认为,压岁钱带来的祝福应该包括理财的能力。正确指引孩子如何分配压岁钱的使用,这样的“礼物”是不是比人民币本身更有意义?
|